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,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、磷代谢的激素前体,它与阳光有密切关系,又叫“阳光维生素”。维生素D是一族A、B、C、D环结构相同,但侧链不同的一类复合物的总称,A、B、C、D环的结构来源于类固醇的环戊氢烯菲环结构,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,但Z重要的是维生素D2(麦角骨化醇)和维生素D3(胆钙化醇)。
维生素D2是紫外线照射植物中的麦角固醇产生,在自然界存在较少。维生素D3则由大多数*动物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-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(波长265~228nm)照射转变而成。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生物代谢率Z高的一种活性形式。在后文中提到的维生素D主要指维生素D3。维生素D3(胆钙化醇)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,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,经阳光照射后,就变成了维生素D3。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话,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3,就基本上能满足。维生素D3还可来自动物性食物,如肝类,尤其是由海产类的鱼肝中提炼的鱼肝油。维生素D3除存在于少数动物性食物之外,主要是皮肤中的7-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的,而7-脱氢胆醇则是由胆固醇转变生成的,有人叫它太阳维生素。
维生素D(vitamin D)为固醇类衍生物,具抗*作用,又称抗*维生素。[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,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Zui重要的成员是VD2(麦角钙化醇)和VD3(胆钙化醇)。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。植物不含维生素D,但维生素D原在动、植物体内都存在。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,有五种化合物,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。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: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;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-脱氢胆固醇,受紫外线的照射后,可转变为维生素D3。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。
【质量标准】
外观:米色至淡黄色精细球状颗粒粉末。
粒度:1、通过30号筛
2、通过40号筛≥90%
3、通过120号筛≤15%
在水中分散性:良好
干燥失重:≤8%
维生素D3含量(HPLC):≥100,000IU/g
性状;本品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;无臭,无味;遇光或空气均易变质。本品在氯仿中极易溶解,在植物油中略溶,在水中不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