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宁酶
基因工程育种具有能定向、稳定遗传、目的性强、育种周期短和能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等优点,国内外都开展了构建高产单宁酶基因工程菌的研究。HatamotoO等*了米曲霉单宁酶的基因,用3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探针按照单宁酶N-末端和内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了单宁酶基因。单宁酶低产菌株米曲霉AO1被包含单宁酶基因的质粒pT1转化后,转化株的单宁酶活力增加了,且与转化的质粒数成比例。陈志仕[5] *并分析了米曲霉单宁酶基因序列,构建了含单宁酶基因的载体,实现了在大肠杆菌(E.coli)和毕赤酵母(Pichiapastoris)中的表达。郑穗兰 [6] 改造了重组米曲霉单宁酶基因的表达质粒,成功地进行了基因表达框架的改造,通过转化筛选获得了转化子并进行了摇瓶表达的初步摸索。ZHONGX F 等研究了米曲霉单宁酶基因在毕赤酵母(Pichiapastoris)中的表达,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倍。由于天然菌生产单宁酶主要是通过曲霉属微生物的发酵获得,曲霉属发酵工艺成熟、易于大规模的培养、成本低廉、副产物少、产物分离简单,人们也对利用重组曲霉表达系统提高单宁酶的表达进行了尝试。如黄小凤等[7] 利用PCR扩增得到米曲霉单宁酶基因的编码序列,将其连接到黑曲霉的表达载体ANED2-SP2上。将构建好的单宁酶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原生质转化法导入黑曲霉菌株ST31中wu
该重组菌株的单宁酶活力Zui高为104.02U/ml,比原始天然菌株提高了2-3倍。TadashiT等将外源的DNA整合到大豆曲霉和米曲霉的染色体中,提高了在ku70 和ku80基因断裂过程中基因的中靶频率,为单宁酶基因的整合提供了参考价值。
单宁酶的生产可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深层发酵两种方法。固体发酵的设备要求比较简单,易于推广,但其缺点是容易污染杂菌;而液体深层发酵比较容易控制,不易污染杂菌,生产效率高,单宁酶的研究和生产多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。